您的位置 首页 通讯

原创 梁文峰亲自带队,大厂AI又卷疯了

01、大厂开卷Agent竞赛刚刚过去的一周,科技大厂们火力全开搞起了AI Agent(AI智能体)竞赛,动作之频、范围之大,超过许多人想象。

01、大厂开卷Agent竞赛

刚刚过去的一周,科技大厂们火力全开搞起了AI Agent(AI智能体)竞赛,动作之频、范围之大,超过许多人想象。

9月4日,有市场消息称,DeepSeek正在研发一款具备自我进化能力的Agent,它无需复杂指令,能自主学习并执行复杂操作,并具备从历史操作中学习的能力。该产品由公司创始人梁文锋亲自带队,计划在今年最后一个季度发布。

目前,DeepSeek对此尚无公开回应,但它想做Agent产品的心思,早已露出端倪。

原创             梁文峰亲自带队,大厂AI又卷疯了

8月份DeepSeek-V3.1的上线公告中曾提到:DeepSeek-V3.1具备更强的Agent能力,通过Post-Training优化,新模型在工具使用与智能体任务中的表现有较大提升。

一直以来,Agent的技术成熟与否,始终备受关注。自年初以来,伴随着“AI Agent元年”口号,各家Agent工具虽说持续推出,但由于实际执行环境非常复杂,仍需要人工兜底。

展开全文

Agent的出现,本意便是能更智能地感知执行者意图,并采取最佳行动策略,真正实现自动化流程。而这一次,DeepSeek能否突破自主学习的技术瓶颈,达到人们理想中的Agent自动规划路径效果,一切还需时间验证。

不过,留给DeepSeek证明自己的时间,也并不多了。当前,海内外科技巨头都已提前卡位,争抢这块蛋糕。例如,微软专门成立部门要做 “AI Agent工厂”,谷歌旗下的Gemini也早早加了Agent模式,强调能协调多个工具干活。

就国内市场而言,2025年9月初的一周内,阿里腾讯字节跳动美团等科技巨头在AI Agent领域密集出招,无论是从底层模型还是开发框架,再到终端应用,围绕Agent的角力覆盖了整个技术栈。

9月2日,阿里、腾讯、字节跳动不约而同宣布了各自在智能体领域的关键进展。其中,阿里旗下通义实验室宣布推出专注于多智能体开发的新一代智能体开发框架——AgentScope 1.0,让智能体应用的开发更简单、运行更安全、监控更透明。腾讯旗下的优图实验室则宣布,其智能体框架Youtu-Agent正式开源。字节跳动旗下Agent平台“扣子空间”则上架到苹果App Store应用商店和安卓商店平台,将其独立推向C端客户。

除了阿里、腾讯、字节跳动这些大模型老玩家,此前一直低调的美团也没有缺席这次技术比拼。9月1日,美团发布开源大模型LongCat-Flash-Chat,总参数量达5600亿。官方介绍时强调,其更适合于耗时较长的复杂智能体应用。

具体来看,虽然大厂都在集中发力,但各家的策略和侧重点则有所不同。譬如,阿里推出的AgentScope 1.0框架,主打“多智能体协作”功能,腾讯Youtu-Agent和美团LongCat-Flash-Chat等开源项目,则试图降低开发门槛吸引开发者。

相较之下,字节跳动的“扣子空间”则另辟蹊径,通过上架苹果App Store应用商店和安卓商店平台,直接开启了C端入口争夺战,试图借此抢占消费级Agent市场。

可以说,Agent作为大模型之后的第二波确定性浪潮,已经在大厂之间开启了加速争夺。

02、意在争夺生态主导权

众多大厂“卷”智能体产品背后,离不开智能体产品的商业化逐渐清晰。随着Agent技术持续突破,部分科技公司的收入已初见成效,为产业带来更多商机。

资本市场层面对Agent赛道的热情,可谓持续高涨。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Agent领域投资达38亿美元,国内企业如Manus、Genspark等初创公司估值快速攀升。

非凡产研数据显示,今年5月,Manus已经达到936万美元ARR(年化收入),Genspark更是在发布45天的情况下,达到3600万美元ARR。

想要在商业化上成功突围,科技企业的压力并不低。对于最炙手可热的Agent产品,金沙江创投主管合伙人朱啸虎曾语出惊人地指出:“90%的Agent会被大模型吃掉。”

无独有偶。此前IT研究机构Gartner也预测,到2027年底,40%的代理型人工智能(Agentic AI)项目将被取消,原因在于成本高昂、商业价值有限及风险控制不足。

原创             梁文峰亲自带队,大厂AI又卷疯了

伴随算力成本的高企,以及用户黏性尚未形成等原因,初创公司的商业化也很快遇到了销售下滑的难题。据非凡产研数据,今年6月,Manus当月MRR(月度收入)为254万美元,环比下跌超过50%;Genspark当月的MRR为295万美元,环比下跌13.58%。

除了商业化挑战,大厂们肩负的压力还有更多。相比初创公司,大厂们手握大模型、数据资源、基础设施、流量入口、生态能力等资源,更有能力构建一个庞大的Agent开发和分发网络,以吸引开发者来填充内容,最终形成一个繁荣的生态。

而在当前,各大公司推出的Agent相关产品,大多是平台型基础设施。未来,谁能率先构建起汇聚最多开发者、拥有最庞大用户群的Agent生态,谁就最有可能主导这场智能革命的下一幕。

(作者 | 豆蔻,编辑 | 阳一,图片来源 | 视觉中国,本内容来自财经天下WEEKLY)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天牛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nqyey.cn/24263.html

作者: wczz1314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00000121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